广美“987口述史”选展再现大学城,九旬艺术家亲述家国梦

南方+ 记者

“有温度的美术史——广州美院‘987口述史工程’选展(三)”日前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精彩亮相。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共6位,分别为:张彤云、袁浩、李汉仪、梁世雄、邝声、郑爽。

其中,最年长的油画家张彤云已经92岁高龄,最年轻的版画家郑爽也已84岁高龄。而雕塑家李汉仪、油画家袁浩已于去年和今年辞世。

李汉仪2018年接受口述史采访

为广东美术研究留存“人的记录”

“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是广州美术学院自2018年起重点推进的口述史项目,是广东省、乃至国内美术领域如此大规模从事口述史研究的首次尝试。

工程重点在于“抢救式”收集学院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的口述史料。工程以全院90、80、70三个年龄段的老教授、老专家及当事人作为访录对象,以视频、音频、照片、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全方位开展口述实录,力图以鲜活生动的第一手口述史料填补现有文献史料的空白。

梁世雄老师接受口述史采访

广州美院“987口述史工程”自2018年4月正式启动至2020年9月,已采录包括潘鹤、陈金章、郭绍纲、尹国良、梁世雄等在内的广美老一辈美术工作者共52位,采录音视频总时长达近万分钟,口述文稿150余万字。

“过去的100年,是广东美术走过的非常辉煌的100年。”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表示,每一位受访的专家学者,都是我们广东的一笔财富,“能够将他们的音容笑貌保存下来,我想这是以后填补广东美术研究的、‘人的记录’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

工程策划和主持人、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透露,“广美口述史丛书第一辑”的编辑出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预计将于明年春天与读者见面。

袁浩作品《长江的黎明》油画,中央美院收藏

用画笔传递对祖国的深情

此次6位参展艺术家尽管籍贯不同,成长环境迥异,艺术经历也不尽相同,在各自精彩的口述史讲述中,都不约而同流露出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坚守。

92岁的油画家张彤云,是参展艺术家中最年长的一位。解放初期,她在香港听说中央美术学院在北京成立,便毅然决然北上,并如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张彤云创作于1960年的代表作油画《祖国》,就取材于这段难忘的经历。

张彤云老师与丈夫尹国良老师在家中

不久前,油画家袁浩以90岁高龄辞世。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美院的首届油画系学生以及马克西莫夫优化训练班学员,袁浩带着浓厚时代气息的油画作品《壮志凌云》,印刻在中国绘画的当代记忆中。

回首过往峥嵘岁月,艺术家们流露出对生活及岁月的感恩。“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自己和生活、和技术的关系是生命之间的关系,不能离开生活,不能没有生活。”在病榻旁回顾一生的创作时,袁浩不无感触地说道。

张彤云作品《祖国》1960年114x57cm

张彤云作品《祖国》1960年114x57cm

老一辈美术家的个人艺术经历浓缩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通过口述史项目的采集和记录,后人不但得以了解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历程,更能鲜活地感受到他们认真敬业的艺术态度。

梁江表示,以往的口述史都是围绕某个专题、话题或者某个活动,而“987口述史”以艺术家为主体,艺术家是主角,“美术界还没有这样做口述史的先例,‘987口述史’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有开创的意义。”

【记者】杨逸

【通讯员】许珍 王琳 黄富源

【图片】主办方提供

编辑 彭奕菲
校对 曾慧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